在种子队历史中,巴西和阿根廷两支南美劲旅保持全勤记录,七次均位列种子队。德国和西班牙以六次紧随其后,法国五次入选,意大利四次。比利时和英格兰各有三次,荷兰与葡萄牙各两次。罗马尼亚、韩国、日本等十一支球队仅获得过一次种子资格。
种子队构成大致分为三类:传统豪强包括巴西、阿根廷等九支公认强队;实力派代表比利时和葡萄牙;东道主球队如韩国、日本等。其中五支球队的入选引发较大争议:2006年墨西哥、1998年罗马尼亚、2018年波兰以及2014年的瑞士与哥伦比亚。
最具争议的当属2014年的瑞士和哥伦比亚。瑞士在2010年世界杯虽战胜西班牙却小组出局,2012年甚至无缘欧洲杯正赛。哥伦比亚同样缺席2010年世界杯,2011年美洲杯仅止步八强。令人费解的是,这两支球队挤掉了2010年世界杯亚军荷兰队。尽管荷兰在2012年欧洲杯表现平平,但其预选赛8胜1平的战绩明显优于瑞士的6胜3平。最终瑞士小组出线后惨败法国,哥伦比亚则创造队史最佳八强战绩。
1998年的罗马尼亚凭借1994年世界杯八强和1996年欧洲杯参赛经历力压缺席1994年世界杯的英格兰。虽然保加利亚同期战绩更佳,但罗马尼亚最终在法国世界杯小组头名出线,仅负于黑马克罗地亚止步十六强。
2018年波兰的种子资格同样存疑。这支缺席2014年世界杯的球队,仅凭2016年欧洲杯八强成绩就超越西班牙和乌拉圭获得种子席位。最终波兰在俄罗斯世界杯小组垫底出局,印证了外界的质疑。
2006年墨西哥的入选相对合理。尽管给外界印象平淡,但连续三届世界杯小组出线的稳定表现,加上在2002年世界杯逼平意大利的战绩,使其超越当时状态低迷的法国队获得种子资格。墨西哥最终以小组第二晋级十六强。
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